11月1日早上,多位圍場網友通過微博曬出了自己拍攝的“四日同輝”的奇觀。照片中,太陽位于正中,而另外三個不完整并帶有多彩光圈的“亮點”,則環繞在太陽的正東、正西及正北方向。
一時間,天空中同時出現了四個“太陽,讓網友大呼過癮。在有關“多日同輝”的微博發布后,網友紛紛留言,表達自己對這種奇觀的新鮮喜愛之感,更有網友戲謔:“后羿,你在哪兒?”
那么,這種奇觀到底是為何物,又因何而來呢?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撥通了在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教授地理專業的武智勇老師的電話。
“光圈”名曰“日暈”
武智勇老師告訴記者:“這種所謂的漂亮的光圈,是‘暈’的一種。‘暈’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冰晶把太陽光或月光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光學現象。當光線射入卷層云中的冰晶后,經過兩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暈’主要分為‘日暈’和‘月暈兩種’。像今天圍場上空出現的這種,應該被稱作‘日暈’。”
據武智勇老師介紹,出現“暈”的現象在東北地區相對常見。而承德市圍場縣縣城位于北緯41.94°,東經117.76°,氣候條件與東北地區相似,因此不足為怪。“‘日暈’一般出現在早上六點到上午九點之間,其持續時間視天氣情況而定。九點以后,氣溫升高,懸浮在大氣中的冰晶開始融化,日暈現象也就結束了。”
而令人稱奇的是,這種“日暈”現象,與之前我市大佛寺出現的佛光,是同一科學原理。
“幻日”更為罕見
通過查閱資料,記者注意到,正常的日暈,都是在太陽周圍環繞一個完整的光圈。而11月1日早上出現在圍場上空的這次日暈,卻是另外三個“太陽”成三角式將中間的太陽圍住。
對此,武智勇老師解釋說:“這是因為懸浮在大氣中的冰晶并沒有均勻分布,因此會讓日暈出現‘缺口’。冬季的天空,會有一些水蒸氣,由于溫度較低,水蒸氣形成卷積云或卷層云。這種云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氣,遇冷凝固后就形成了六菱形的小冰晶。由于日暈兩側的對稱點上,冰晶體變成無數面小鏡子,這些小鏡子就會反射陽光,顯得特別明亮,便會出現幾個太陽的虛像,這就是奇特的‘幻日’了。”
武智勇老師強調,出現“暈”本來就十分難得,而出現這種帶有缺口的“日暈”則更是罕見。
“日暈”過后引起天氣變化
中國民諺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說法,其意思就是若出現日暈的話,夜半三更將有雨,若出現月暈,則次日中午會刮風。
武智勇老師對記者說:“民諺的說法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日暈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成為天氣變化的一種前兆。”
眾所周知,成云致雨需要兩個基本條件:足夠的水汽和大量的凝結核。在日暈的天氣中,空氣中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水蒸氣,因此只要凝結核達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轉陰或下雨。但說這種現象可以預兆氣候的旱澇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此外,武智勇老師提醒各位,今后在觀看美麗的日暈天氣時,最好戴上強光鏡,或者使用濾光片,以免傷害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