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在建場初期,由于冬季雪比較大,且須經過一條窄窄的溝方能到達,酷似電影《林海雪原》中夾皮溝的場景,從此場職工就把這里稱為夾皮溝。
夾皮溝草深林茂,水草豐美。這里有白樺,有沼澤地,有遍布草地、山坡的蘑菇圈,有野山楂樹、山葡萄樹和山丁樹,有野玫瑰、百花坡、金蓮甸子和小野鴨湖都在這個區域內。
夾皮溝風景區是軍馬場植被最好的區域之一,這里長滿了黃花,黃花一般把花稱為黃花,把花蕾稱為金針,也有有稱金針黃花、金針菜,是馬場的特產之一。黃花喜光、喜水、耐涼、抗寒力強,和要生長在土質肥沃的向陽坡面或草原及疏灌叢中,適宜生長于水草肥美、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的地方,馬場的氣候、土質地適合黃花的生長,生長的黃花,花大艷黃,品質上乘。
黃花可葷可素,可涼可熱,別具風味,還可做成金針缺罐頭,其味道獨特,是色、香味俱佳的上等到菜肴。其營養價值極為豐富,
并含有鈣、磷、鐵及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可做藥用,具有健胃、利尿、通乳、消炎等功效。
喇嘛山風景區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玄燁帝帶領王公大臣、千軍萬馬浩浩蕩蕩經熱河、木蘭圍場巡視西拉木倫、喀爾喀河、索爾岳濟山。路經烏蘭布統,駐蹕烏蘭布統山下的薩里克河傍,圍幄落成后,外藩蒙古諸王、貝勒、臺吉等各率所部進獻駝馬,康熙帝非常高興,并設宴招待他們和扈從的王公大臣們。宴席間,蒙古諸王又談及了烏蘭布統之戰,感謝皇帝為他們除掉了噶爾丹,奪回了他們的土地,同時為皇帝歌功頌德。
喇嘛山風景區
據說康熙帝在那一晚做了一個夢,夢見了在烏蘭布統之戰戰死的大將軍佟國剛(康熙舅父)、前鋒參領格斯泰、前鋒統領邁圖等一些將士淚流滿面,在他面前長跪不起,康熙醒后,回想起夢中的情景,心中非常傷感,隨命隨從大臣速回熱河請喇嘛365個到東大山(今喇嘛山)致祭七七四十九天以超度烏蘭布統之戰的亡靈,后來,每歲仲秋康熙都派熱河都統帶喇嘛到此山致祭,喇嘛山由此得名。據當地的老人敘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此山上還留有一塊祭碑,后毀于“文化大革命”時期。
象群山風景區
位于煙子窯后溝北山,這里是火成巖懸崖峭壁,崖壁高50米至100米不等,崖壁大約有2里許。細細觀之,酷似一個象群,大小象只有幾十個,頭、鼻、腿、身俱全。俗話說,“三分像,七分想像”。“像與不像,全憑想像”。而象群山,用不著七分想像,五分足以,請看那只,那只,頭、鼻、腿、身,特別的相像。這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惟妙惟肖。象群山生態保護區山巒連綿起伏,溝壑縱橫。4萬多畝天然白樺和機械林場的人工林遙相輝映,護衛著灤河的發祥地。每到春、夏、秋、三季,各種知名不知名的花兒競相開放、爭奇斗艷,將您融入這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