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山一水零點七分田,剩下的是道路和莊園。”山地多、平地少,曾經是制約寬城經濟發展的劣勢。如今,寬城緊緊圍繞“轉型創新、綠色崛起、全面進步、和諧發展”主基調,變劣勢為優勢,向大山要效益,巧做“林”文章,實現了生態、產業雙豐收。
實施林業工程,加快造林綠化步伐。堅持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以林業重點工程為依托,大力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生態環境提升、林果富民、森林資源保護、縣城周圍山體冬季增綠等重點工程,搶抓植樹造林有利時機,全民動員,見縫插綠,廣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力爭到年底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65.6%以上。
建設林果強縣,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立足實際,先后建設了西岔溝、艾峪口、白雞溝等42個果品增收示范村以及神栗、三真、奇士、新朝陽等一批果品加工企業。重點引進果桑優良品種16個,推廣林果桑實用先進技術8項。總結開創了板栗山杏間植、果桑間植、桑栗間植、桑山杏間植、小型密植果園等新模式、新經驗,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2012年,全縣實現林果產業產值8.16億元,農民林果人均收入達到2578元。
發展林下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結合各鄉村實際和市場需求,突出特色,重點扶持發展栗蘑、中藥材等林下經濟,鼓勵發展山野菜、柴雞、養蜂等林下經濟,實現林藥、林菌、林蜂、林菜、林禽等產業協調發展,切實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林地產出率。此外,深入挖掘都山望海森林公園文化內涵,將都山建設成集生態游覽、休閑度假、宗教文化、科普教育和康體健身等功能于一體的森林生態旅游勝地,全力打造“京東清涼林海、華北朝圣名山”,發展生態休閑旅游業。